热烈祝贺!2021年(第二届)中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装备高峰论坛在广州成功召开!
2021年5月11-12日,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主办,国元新能源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中心协办的“2021年(第二届)中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装备高峰论坛”在广东南洋长胜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近百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石油石化转型发展氢能的可行性——中国石化新能源所副所长杜泽学
杜泽学主要介绍了石油石化发展面临的挑战、石油石化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石油石化转型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并分析了石油石化转型中在燃料电池车轻量化、制氢、储氢、油氢气电非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机遇。
氢燃料电池质子膜结构演变探讨和工业化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刘烽
刘烽重点阐述了全氟质子膜在氢燃料电池中的角色、全氟质子膜的发展历史、全氟质子膜的关键构效关系等内容,解读了氢燃料电池全氟质子膜结构方面的发展空间,并对全氟质子膜的工业实践历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氢进万家”开拓能源大省“碳中和”山东路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员李晓锦
李晓锦认为,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以燃料电池车为例,氢能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等优点,并介绍了山东实施“氢进万家”工程的背景、原因、意义、建设目标以及建设内容等。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中山大学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孟跃中
孟跃中主要介绍了PEMFCs的工作原理、分类及性能、候选材料及其导电机理等,并解读了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设计思路、制备过程、结构及形貌表征、稳定性、电化学性能等内容。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博士/副总经理郭志斌
郭志斌认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迫切需要从源头解决燃料来源,并提出甲醇燃料是理想的氢气载体,富氢气体+高温PEM燃料电池是有效燃料电池对纯氢(加氢站)依赖途径。
氢能源国产化全产业链降本之路——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璇
赵璇分别从技术背景、亮点和技术内容、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三部分发表演讲,介绍了管道连续微波均质催化剂量产技术及生产线、石墨烯热电管理层膜电极等技术,其中管道连续微波均质催化剂量产技术及生产线产能达到了1200g/日规模。
电能/氢气-增值化学品共生型燃料电池反应器电催化剂——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符显珠
符显珠认为氢气不似天然气一样天然存在,目前主要由化石燃料重整而得,电解水制氢成本高,并重点介绍了乙烷脱氢发电联产乙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催化剂、醇水共电解制氢联产增值化学品及其催化剂等内容。
聚苯并咪唑类高温、低湿度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提升机制探讨——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李忠芳
李忠芳重点对聚苯并咪唑类高温、低湿度质子交换膜的制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深入讲解了聚苯并咪唑类高温、低湿度质子交换膜的性能提升机制。
高性能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技术探讨——通用氢能高级研发工程师陈海平
陈海平主要介绍了气体扩散层功能及要求,并表示目前通用氢能已建成国内第一条卷对卷连续化生产GDL产线,年产能10万平米,其产品性能在气通量、体电阻、拉伸强度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水平。
氢燃料电池在船舶的应用——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商业开发经理&船用系统销售高级经理张丙武
张丙武分析了氢燃料电池在船舶应用的背景和方向,以及氢燃料电池船舶适用的场景,并介绍了氢燃料电池船舶国内外发展的历程,并提出氢燃料电池在船舶应用过程中面临着成本、氢储存及补给、安全性认知等方面的挑战。
氢能经济中的贵金属催化剂——上海贺利氏技术材料有限公司博士董蔚雯
董蔚雯主要阐述了贵金属和贵金属碳催化剂的应用场景在氢能经济中的应用场景,认为催化剂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乘用车/重型车),使用负载型IrOx催化剂可显著减少铱使用量并提高性能。
解决氢能源中电催化制氢、非铂催化剂等关键技术问题——广东煤基碳材料研究有限公司副院长佘小艳
佘小艳认为氢能利用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主要从制氢成本、面临瓶颈等方面对比了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电解水制氢的特点,并介绍了新型有机框架膜、高强度超薄质子交换膜等主要成果。
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与PEM 制氢技术的耦合和融合发展——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制氢业务北方区负责人陆瑞
陆瑞主要提出了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将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不稳定特性导致的电网消纳难题;PEM电解水制氢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有效耦合,打破发展瓶颈;充分利用难以消纳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低成本的绿氢;可再生能源价格持续降低,推进绿氢产业发展等观点。
氢储能关键技术及十四五氢能规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家会博士/教授李建林
李建林重点分析了制氢关键技术、氢能存储、氢运输和氢能应用四个方面的现状及趋势,并详细解读了国家、省层面的氢能十四五规划以及“十四五”我国储能技术的指标、储能技术归类等内容,最后提出了我国氢能发展的建议及展望。
氢燃料电池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创新应用——燃料电池车业内资深专家李明
李明主要列举了成都、唐山、佛山、大同等地氢燃料电池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的创新应用以及车辆总体方案等案例,认为未来的产品与技术研发应面向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其顶层设计应包括安全、成本、质量方面的指标。
高温凝胶质子交换膜研发及应用———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黄菲
黄菲主要介绍了高温凝胶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认为高温PBI/PA凝胶质子膜具备优良的热化学稳定性和电导率、超高的比表面积等优点,并提出凝胶质子交换膜的力学性能-抗蠕变性能;磷酸脱水、缩聚等科学问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铂和非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兼广州雄韬氢恒技术总监党岱
党岱认为开发低铂和非铂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并介绍了低铂与非铂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低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价格优势,已成为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广东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山
王向山主要介绍了广东省的基础条件、氢能政策以及佛山、广州、茂名等地的实施措施,并从政府层面要加强顶层协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审批与支持;行业层面要降低氢气成本、降低整车购置成本、拥抱智能网联,尤其重货、特种车监管需求等方面对氢能发展提出建议。
在一天半的会议时间里,各位专家作了精彩发言,参会代表认真聆听。
现场倾情互动,抓住契机增强了解,争取合作机会。
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感谢各位专家及代表对我们的支持,期待下一次相约!
(来源:氢燃料电池论坛)
[责任编辑: 礼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