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位少年儿童齐聚汝州文庙,学习儒家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焦点新闻有线电视网河南讯(记者张国强 通讯员张亚冰)日前,50多位少年儿童齐聚汝州文庙,在宝贝计划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儒家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围绕这一主题,老师先给孩子们介绍了这座学府的属性,文庙,又称学宫,占地面积约22亩,本为元代忠襄王祠堂,于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改建为文庙(学宫),改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庙,也被称作孔庙或者学宫,是历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清代时全国的孔庙有2000多座。现在保存较好的有数百座,汝州文庙便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
在整个研学的过程中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古代学宫的多重身份:庙学合一
2、“入泮”拜孔的来历:学生过桥拜孔,入泮即入学。
3、孔子周游列国在追求什么?在追求和平、和睦、和气。
4、“万世师表”和“生民未有”:“生民未有”是雍正所题,挂在大成殿,左右两侧还有一副对联,寓意是:千万年来,从未有过像孔子这么至高无上的圣贤之士。“万世师表”是康熙皇帝所题,意思是:孔子永远都是世人的老师,千秋万世都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5、文庙的建筑之最是哪个:大成殿,此称呼出自《孟子》,意为孔子是集大成的学者。
6、哪个皇帝特批文庙用了“黄琉璃”:雍正皇帝
7、文庙中的古代建筑为何用诸侯的规制来建:孔子为文宣王,创立的儒家思想是国家推崇的正统思想,文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在历朝历代都被列为最高等级,等同于皇家建筑。
研学活动结束后,家长志愿者激动地说:“孩子们能来到文庙里聆听先贤的故事,感悟儒家的经典文化,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场精神洗礼。”
研学老师们边走边讲,把每一座殿堂和牌坊的深层寓意讲的十分透彻生动,孩子们在蒙蒙细雨中,认真聆听,受益匪浅,深切地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多学生家长说:“以后要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让孩子真正走出课堂,身体力行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包容!”
[责任编辑: 礼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