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国历史文化名村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

时间:2025-03-03 14:08:11

[诸葛亮拜谒张良]

                焦点新闻有线电视网河南讯(记者张国强 通讯员张峰聚 张乐)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记者一行来到中原腹地河南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一块出土的石牌让平顶山历史文化辉煌歌耀,石牌是一块红石石刻。

   这是2006年2月,该村出土了一块红石石刻。经过清理发现,在这块未经打磨的自然石面上,写有6行57个字。这石刻上的文字,仿佛带着千年的沧桑,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那是一段关于诸葛亮和徐庶在建安六年春季拜谒留侯祠、瞻仰张良像后留下的纪念文字。石刻上说: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微信图片_20250303140053.jpg

 

 微信图片_20250303140105.jpg

从石刻文意来看,诸葛亮和徐庶在那个春天,怀着对先贤的崇敬之心,来到了张店村。他们看到这里的地势虽然不险峻,但却有着一种清静秀逸的美,仿佛是龙凤栖息之地。当他们站在留侯祠前,瞻仰着张良的像,心中满是敬意。张良虽不威严,但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却让诸葛亮和徐庶感叹不已。他们深知,张良是帝王之师,而他们也希望能够像张良一样,为天下做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303140537.jpg

 

微信图片_20250303140549.jpg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在鉴赏过石刻后认为:此石隶书结体方正,清隽而舒朗,又具洒脱飘逸之气。文字线条瘦劲而爽健,尽管已到汉末,线的起收与转折处已出现圭角,这是汉以后所有隶书最明显的特征。但此石气息上仍然弥漫着只有汉人才有的淳厚、高古、苍茫之气。这石刻不仅有着书法艺术的价值,更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

图片5.png

 

   东汉末年,时逢战乱,诸葛亮一家从山东举家南迁,准备前往荆州避难。当走到今平顶山蒲城店附近时,由于局势所迫,被迫滞留在平顶山下。在这期间,诸葛亮的父亲、祖父、叔父不幸染上疾病,相继去世,葬于平顶山下今诸葛庙街一带。于是,诸葛亮按礼俗在坟旁结庐守孝、读书、劳作。建安六年(201年)春季,诸葛亮和徐庶一起,翻过平顶山,到郏县张店村,拜谒了纪念张良的留侯祠,祭奠先贤英灵,自我激励,并在一块红石上留下了纪念文字。那时的诸葛亮,才21岁,却已经有了远大的志向。

图片6.png

 

图片7.png

 

   张店村一向流传有诸葛亮曾到张店来过的传说,但无物证。而这块红石石刻的出土,无疑为这个传说增添了一份真实的色彩。它让人们相信,诸葛亮确实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也在这里汲取了先贤的智慧。如今,这块石刻成为了张店村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那段历史的痕迹。如今张良的故乡,古老的张店村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为带动乡村振兴加快了速度。


分享:
娱乐频道
热门推荐
财经动态
社会法制
娱乐综合
视频点播
十九大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焦点新闻有线电视网—官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焦点新闻有线电视网—官网  © 2011-2020 焦点新闻有线电视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