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入梦之前》在沪首演 展现梦与现实的交错
12月21日至22日,人面剧团原创话剧《入梦之前》于上海浦东新舞台上演,演出取得完满成功。舞台成了梦境的入口,一个中国家庭两代人的梦想、亲情和爱情,在梦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观众沉浸其中,为之动容。
《入梦之前》的故事是一对中年夫妻在儿子毕业前,去大学观看了儿子参演的学生话剧《仲夏夜之梦》,专业本和表演无关的儿子,对戏剧表现出极大的狂热,这让五十岁的父亲惴惴不安。看戏当晚,他在梦中坠入了《仲夏夜之梦》的森林,渐渐他发现,这一切不仅仅是一场梦那样简单。
《入梦之前》灵感源自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仲夏夜之梦》。在莎翁笔下,仙王用仙药使相爱的情侣背叛爱人,又使追求爱人不得的女孩突然被追求,一切像仲夏夜一场荒诞不经的梦。
这些元素,在人面剧团的《入梦之前》里都能被找到,但又获得了极富创新意义的诠释。西方传说里荒诞的故事,被投射到了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梦幻与现实的交错,使得梦幻更动人,现实更感人。本剧情感真实细腻,自然流露出中年人的困境、年轻人追梦的艰难,让舞台重新焕发出折射现实的力量,让人在荒唐一梦里感悟亲情与爱情的真义。
专注原创的青年编导一体团队
本剧是人面剧团的第一部原创作品。这个年轻的剧团于2018年在上海成立,是以编剧和导演为核心,专注于研发原创戏剧的青年团体。
导演赵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联合计划硕士研究生,编剧卞润华,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杜克大学东亚系。两人都渴望以创新的形式在当代舞台讲述真实自然的生活,在同样的梦想与艺术理念的推动之下,专注讲述中国故事的人面剧团应运而生。
人面剧团是在编导一体的基础上搭建,编剧和导演会全程跟进整个创作剧本、排练,以及演出。这样的制度设计,保证了编剧和导演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在整部戏在语言风格与表现手法上达成一致,呈现出鲜明的整体风格。
带着生活气息的先锋创作
《入梦之前》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中国家庭的梦,在舞台上呈现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一个父亲的梦来讲家庭的故事,让梦与现实交错,是人面创作者们小心翼翼在做的一件事。
导演赵以(左) 编剧卞润华(右)
无论是戏剧台词、还是导演手法,《入梦之前》都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在编剧与导演看来,先锋的手法并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现实的题材也不应局限在传统的表现手法之中,
从创作之初,两人就决心要让先锋走进生活,让生活变得先锋。
家庭平常的苦恼和困境,代沟与认同,藉由深入内心的描写,在编剧卞润华的笔下,形成了具有文学性的剧本,在他看来,梦能让人变得直接而真实,更有助于刻画两代人的孤独,以及家人间超越理解的羁绊,这是中国人很深的情感。
导演赵以认为,父与子是家庭中最值得展现的亲情关系。在这部戏中,导演抛弃“人性、灵魂、抗争、命运、拷问”等一系列戏剧固有词语,只想认真地走进生活,把生活“梦境化”,使梦境“常态化”。
人面剧团本次将莎士比亚经典移植到中国舞台,并非简单的本土化,《入梦之前》体现了剧团对现代家庭的关注,摒弃矫揉造作,挖掘“生活流”中更深的触动和能量,用舞台语言传递和分享真切的人情味。
非职业演出团队,让戏剧真正走进社会
《入梦之前》的演出团队则是由社会各界的戏剧爱好者组成,剧团希望通过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物,挖掘他们各自富有个性的角色感。
专业在职律师、心理咨询师,新闻采编系专业学生、土木工程系学生、经济侦查系学生,与表演系学生、音乐剧系学生、教育戏剧系学生,他们共同登上了《入梦之前》的舞台,上演一场回忆与幻想交错的忧伤喜剧。
他们真实的身份,丰厚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的生命体验,给这部戏增添了生活的底色,让戏剧更接地气,更走近社会。
非职业出身的演员们,在前后一个半月的排练过程中,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不辞劳苦地排练,经常星夜赶来,排练到凌晨一两点。
人面剧团在《入梦之前》的戏剧制作过程中,正是因为汇聚了这样一批对戏剧舞台有热情的人,才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责任编辑: 礼强 ]